
经常有学生和家长问我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选哪个?”“法国2+3还是滑铁卢大学外培?”“帝国理工还是多伦多大学ECE?”......
其实只有一个答案,先选专业、再选国家,最后选排名。
专业是一辈子的事,是应该在高中就想好的。这是很多中国学生和北美青年的差距。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不能说反正我数学好,金融也行、物理也行、计算机也行。也不能说现在流行什么,什么高薪就学。你知道20年后也许目前90%的专业都会消失。任何一个行业也有底层和高层。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你不可能做好。反之,你不用怕它多冷,它都会给你带来成功和价值感。专业选对了,一生大局已定。去哪个国家和学校都错不太远。
其次选国家,而不是学校。
选国家,这几年留学是你这辈子永远的珍贵体验,你想在哪度过?
这个国家毕业后能否留下来,好不好找工作?这是核心。毕业后只能回国,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国外发展事业,差很远。比学校的世界排名重要百倍。
清华大学QS 2018世界排名多少?25th。武汉大学250,天津南开和西安交大并列344。那么一个进了武汉大学的湖北考生该伤心吗?进了南开的是不是要去跳楼?大学间的差距远远没那么大。两个世界排名相差50到100的学校放在面前,并不能断定去那个排名高的学校是更优的选择。
专业排名道理也是一样的。况且还有鸡头凤尾之说。很多留学生在世界排名150多的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因为在大学里更容易脱颖而出,得到更多的机会,毕业后就业和发展前景非常好。也有很多去了世界排名30以内的美国或加拿大学校热门专业,最后难以承受失败感和压力,从此一蹶不振。
人生的路长的很。
所以过于依赖学校的数据排名差距是一种反智。所以斯坦福前招生官Julie称 US NEWS等世界大学排名为“Disinformation”。
总结:遇到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选择。首先选专业(大方向),其次选国家。同国家,同专业,可以参考下学校的就业排名数据以及校园环境、学习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