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如何选学校
低龄留学,如何选学校
2018-09-30 09:26
低龄留学加拿大,如何选学校?

加拿大基础教育体系全世界第一,没有之一。
举几个例子,你就可以管窥北美公立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1、加拿大幼儿园和小学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远高于国内小学生;孩子普遍谦恭有礼,显得很有教养;
2、加拿大小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远远大于中国同龄人,进入中学后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PISA阅读项远远甩开中国孩子);
3、加拿大从小学开始,课后作业很多是以课题的形式下达,孩子们需要组建团队、查阅资料、团队讨论、形成观点、书面写作、展示成果(PPT、海报、音像、甚至自制道具或模型)、现场说明并答疑和辩论;
4、加拿大从小学开始有自选课程,随着年龄增长,学习上的自我管理比例逐步加大,自己选课、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都是必备能力;
5、加拿大高中数学里有微积分、高等函数、深度大于国内数学;更不用谈冲剂藤校的学生也要准备AP(大学课程先修);
6、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马上就有老师约谈家长,建议转入天才班或相关项目或学校;
……
所以,加拿大中小学基础教育,“轻松”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加拿大中小学三点半放学,必须完成的作业如果要应付的话,很容易完成。这是因为教育者把孩子学术方面的及格线划得很低。为什么及格线低?一是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中,年龄越小,学术层面的目标越淡化,而能力方面的目标越强化。教育者希望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阅读、社会人格、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发展、并就老师布置的课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准备(这个下文会解释)。二是因为很多西方家长没有生存压力,允许孩子学术上平庸一些,毕业就读学院、掌握一个生存技能,比大学毕业更好求职,同样可以享受中产人生。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育质量低和没有挑战和压力!
加拿大基础教育是“学生导向”,“能力导向”,是更优异的基础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更适应北美大学的要求,更适应北美主流社会生活和职场的要求。中国基础教育的所谓“高强度、高压力”并不是更好的教育,中国的基于“解题速度”和“学术知识记忆”的教育不是更好的教育,而是在人均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一定的公平性而不得已为之。很多中国家长还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钢琴、冰球、马术的时候,加拿大已经开展了几十年真正被主流社会和名校招生官认可的素质教育。很多中国家长还以为北美藤校不喜欢中国学生是种族歧视,殊不知其实根本原因是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加拿大同样针对海外的VISA留学生,高中在加拿大读的升入名校的难度比中国高考后直录名校的难度不知道低多少倍,因为名校招生官相信,加拿大中学磨砺过的学生,即使标准化考试分数低一点,也更能适应大学的高强度学习,更能适应北美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的要求。
对于中小学到加拿大留学的家庭,首选加拿大公立学校。特别是在办理“陪读妈妈移民”的家庭,孩子读公立学校完全免费,提前享受加拿大福利获得全球最佳教育资源,何乐而不为呢?担心数理化学科深度和进度上加拿大落后于中国的,请注意三点:
1、加拿大小学初中数学等学科进度落后,更重视英文(语文),其实是一种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也造就了北美大学里数理化各科出类拔萃的大家远多于中国,而中国提前学习拔苗助长的孩子到了大学里更容易在学术上变得平庸;
2、小学初中留学,刚到加拿大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英语实力,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头两三年在公校足以让孩子很好地解决语言问题,不需要太着急数理化学科;
3、加拿大课外的辅导非常方便且价格合理,读公校担心学术成绩(特别是STEM学科)不如私校的可以通过课外辅导来强化;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选择本地私立学校。很多留学生家长纠结于私立学校好还是公立学校好,其实对于大多数想读名牌大学的留学生,一定是选私立学校。别的不用多分析,只说一个逻辑:加拿大本地人读公立学校免费,严格控制国际生比例,主要靠本地生源的私立学校都能生存,说明它经过市场的筛选,值得家长每年多花几万加币。而中国留学生读私立和公立学校学费相差无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当然,要避开一些急功近利的,主要招收中国留学生的华人私立国际学校,以及一些本地的招收国际生为主的杂牌私立学校。这些私立学校反而没有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保障。
要注意的是,想进入顶级私立学校的家庭,需要早做规划。一般来说,8年级以后进入顶级私立学校的可能性极小,年龄越小,机会越大。